守護水圳
【守護台灣第一條官設埤圳:莿仔埤圳】 反抗的過程,是發現的過程,是學習的過程,更是創造的過程
標籤
中科用水工程
水圳之美
守護水圳行動
科學園區迷思
夏耘溪州訪調
報導與農民心聲
莿仔埤圳
2011年8月1日 星期一
夏耘二階訪調@石冠倫
莿仔埤如何不哭泣
一個禮拜與水圳、田野和機車為伍的日子──這次我們來到彰化溪州鄉,為了水。
有沒有想過,當你家的電來四天就停六天的狀況? 也許你會喊著,那豈不是災難? 沒錯,的確是災難。而對於農民來說,灌溉用的圳水不但已來四停六,還有個虎視眈眈的中科在遠處張大著口,巴望未來那沿著莿仔埤圳興建的24.3公里長的吸管,喝濁水溪喝個夠呢。
而這一條遭受侵害的莿仔埤圳,引水自濁水溪,灌溉整個西南彰化的農田:靠水源的土地,砂土顆粒較大,農民引濁水澆灌,才有今日的肥沃良田;靠水尾的,則本是肥沃的沖積土。整個灌溉區,孕育出的稻米、芭樂、蔬菜等皆有其特殊風味。
在灌溉水源方面,有圳水和地下水兩種。愈靠近水源頭的圳水愈充足;靠近水尾的農民則多會打井以供灌溉。但二三十年以前,即便有打井,也主要是為了水圳年度修繕時的用水而已(現部分圳路已改E字形斷面可一段供水一段整修),那時候的大區輪灌,並不會硬性規定要停止供水幾天,而是有水即給水。但是在集集攔河堰蓋了之後的十多年來,以前打的淺井已漸漸抽不到水,而打一口抽水無虞的井甚至要三四十萬。再加上六輕搶水後,地面圳水的供水漸漸變成十天內規定停六天,兩種水源都不足,這叫農民情何以堪呢。
在停水的那六天,第一 ~ 二天可以撐一下,但之後若是不下多點雨,還能不使用井水嗎? 如此,還能說是全為方便而挖井的嗎? 二期稻作從插秧開始的四個月內都極需要穩定的供水。 看看那冬天的枯水期、來四休六的圳水、淺層地下水的匱乏和未來可能的中科,可以想見這是多麼困窘的狀況阿! 就像訪調時農民們說的,若是中科真的是要調度「農業剩餘水」,何不在灌溉完後再從水尾處接水,為什麼要從源頭截水?
我好想要問,在水利法「農業用水優先於工業用水」的規定下,有甚麼理由在莿仔埤圳供四停六的狀況下「穩定調撥」給中科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查看行動版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