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3日 星期二

8/22中科搶水協調會相關報導

立報:中科工程無主 硬是違法搶水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10101

新頭殼:中科四期搶水爭議 環團要求立即停工
http://newtalk.tw/news_read.php?oid=17123

自由:誰是主管機關?/中科引農水惹議 2部會踢皮球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aug/23/today-life6.htm

工商:中科四期引水工程 停工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11050106/122011082300143.html


中科工程無主 硬是違法搶水
立報╱呂苡榕 2011-08-22 22:03
反中科搶水自救會會長謝寶元表示,眾多在地居民都很擔心此引水工程將帶來嚴重後果,
無水灌溉造成沿線農民大量失業。(圖文/黃士航)
【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中科四期二林園區預計調撥農業用水以供中期使用,但輸水工程引發當地農民不滿,認為搶水工程將斷了農民生計。加上工程涉及「未依法環評」、「工程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不明」等疑慮,卻早已全數發包,讓當地居民質疑工程根本徹底違法。22日立委林淑芬召開協調會,邀請在地鄉親與國科會、農委會等單位當面對質,要求國科會等單位說清楚工程狀況,給居民一個交代。

環署不環評
中科四期每日用水15萬噸,中期打算調撥農業用水使用,因此規劃了全長24公里、外加14公頃沉砂池的輸水工程,由彰化溪洲「刺仔埤圳」專管將用水送至二林園區。輸水工程由國科會委託彰化農田水利會辦理,目前21億的工程已全部發包完成。

不過台灣農村陣線卻發現,沉砂池開挖土石面積超過10公頃,而「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認定標準」第10條中規定,超過10公頃者需依法進行環評。對此環保署綜計處專員洪淑幸則回應,沉砂池涉及開採土石,因此應先回到《土石採取法》中判斷沉砂池工程是否為此法規定的土石採取工程,之後才有環評與否的問題。

但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陸詩薇則反駁,《土石採取法》目的是為了「合理開發土石資源」,因此是在「土石利用」的前提下,評估開採土石是否申請許可,與一個工程要不要環評根本是兩回事,環保署只要依法去評斷這個輸水工程是否達到環評標準即可。

對於環保署的回應,陸詩薇也表示:「之前民眾已經向環保署遞交公民告知函,就等環保署60天內針對是否環評一事作出回應。如果環保署選擇不做為,民間也會在法庭上與環保署辯論清楚。」
▲立委林淑芬22日召開中科四期引水協調會,痛批引水工程違法,
在沒有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的監督下,引水工程卻已發包,而且未進行環評。
另外「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13條規定,「抽水、引水工程,其抽、引取地面水每秒抽水量2立方公尺(CMS)以上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而彰化農田水利會總幹事林永傳也強調,這條輸水系統只會在每晚抽水6小時,抽取6.65萬噸。台灣農村陣線成員許博任指出,根據林永傳的說法換算之後,輸水管線每秒流速超過2CMS,因此應該進行環評。

不過中科管理局卻堅持以24小時來計算,換算後平均抽水流速僅有0.77CMS,因此不需進行環評。只是流量大小與工程規模成正比,究竟該如何計算,中科管理局都必須給民眾一個合理說法,否則無法說服當地居民。


工程無主搶發包
除了環評與否引發疑慮,輸水工程全數發包卻尚未動工,原因就出在這個工程是個沒有事業目的主管機關的「孤兒工程」。彰化溪州居民、知名作家吳音寧質疑,沒有事業目的主管機關的工程卻先行發包,沒有違法問題嗎?

日前國科會要求農委會擔任工程的事業目的主管機關,農委會水利處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曾表示,國科會要求農委會出面,是因為擔心工程被納入中科四期計畫中,得要送環評審查,因此才將工程切割出去。

對於工程沒有主關機關,中科管理局局長楊文科表示,工程是國科會委託彰化農田水利會辦理的,而工程涉及的土地使用變更也是由農田水利會去執行,楊文科強調,中科只是出錢,同時也是以後要使用這條水管的單位,因此不是主管機關。

負責執行的彰化農田水利會總幹事林永傳則解釋,農田水利會將自籌2億經費,買下台糖15公頃土地,以利輸水工程的永續經營。「不過農業用地變更使用要由主管機關核定,而目前因為還不清楚主管機關究竟是誰,所以土地取得手續也尚未完成。」

對於農田水利會尚不知主管機關是誰,就已將工程發包完成,溪州居民均感到荒謬,農委會水利處處長張敬昌則補充說明,由於供水系統只提供中期用水,長期還是回歸農用,所以雙方還在商量究竟誰是主管機關。

中科管理局營建組組長鐘文傳也表示,土地是彰化農田水利會去購買,那就應該由它的主管機關核定,只是因為輸水工程有階段性使用的問題,因此關於主管機關認定上有疑慮,目前已報行政院代為裁決。至於工程因為卡在無主管機關而無法動工,鐘文傳則澄清,工程目前還在設計階段,還沒有實際動工,「一切都在程序中,沒有延誤問題」。


農民被迫抽地下水
雖然農委會強調水源最後仍會回歸農用,彰化溪洲反中科搶水自救會會長謝寶元卻反駁:「根本是騙人的!」謝寶元強調,當地農業早已用水吃緊,政府卻一直說水源充足,如果水源充足,為什麼不給農民多一點水?「刺仔埤圳如果真有高達60%的水流入海中,中科應該從水尾攔水就好,為什麼要從水源頭攔水?」他也質疑:「這些水被送往二林,要怎麼再送回來?」

謝寶元還痛批,現在農民灌溉只能自己打井抽地下水,如果沒下雨,只能花錢挖更深的井來抽水,但地層下陷影響高鐵安全,政府說要封井,農民都很憂慮,不知以後該如何耕種。

謝寶元感慨:「中科真的不要再搞下去了,否則把水搶光,難道要農民祈求老天下雨灌溉嗎?」立委林淑芬也要求,在尚未釐清主管機關前,彰化農田水利會應該暫緩輸水工程。

《新聞稿》 中科四期調度農業用水計畫違法黑工程 不得動工

今日(8/22),反中科搶水自救會與立委林淑芬在立法院召開「中科四期調度使用農業用水計畫工程」協調會,國科會主委李羅權、中科管理局局長楊文科、農委會農田水利處處長張敬昌、以及環保署、水利署等相關部會人員出席。此工程是一個違法黑工程,不但未進行環評,甚至工程已經發包,卻連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都未確定。會中要求國科會負起責任,擔任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並依法進行環評;而農委會應負起農業主管機關之責任,補足農業用水之不足。

缺水再搶水,沿線農民失業

反中科搶水自救會會長謝寶元表示,眾多在地居民都很擔心此引水工程將帶來嚴重後果,造成沿線農民大量失業。然而,讓人氣憤的卻是近日來彰化農田水利會頻頻玩弄數字遊戲,宣稱此工程不但不會影響農業用水、還是將白白流入大海的63%濁水溪溪水搶回來的工程。

但這樣的數據完全忽略了濁水溪乾枯分明的特性。甚至水利會高階職員私底下也承認,將夏季暴雨時節流入大海之水量平均到全年,看似水量豐沛,但事實上,濁水溪溪水早已不足,冬季下游嚴重沙漠化。而且,依據農委會之資料計算[附件一],莿子埤圳沿線農田的缺水率從91年以來節節升高,從22%上升到99年的48%,近半數農民已經缺水灌溉。若再支應中科用水,將調走最需用水的一期作插秧時節66%~100%的農業用水[附件一],增加1,000萬到3,000萬不等的缺水量[附件二],勢必迫使沿線農民休耕,造成大量失業。

黑工程:早已發包,卻無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世居彰化的作家吳音寧更氣憤的質疑,這根本是黑工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未確定,為何可以發包?依中央社報導[附件三],農委會與國科會仍在爭議誰該作為本工程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雙方互踢皮球。並且依農委會說法,國科會不願意擔任主管機關,是為避免本工程納入中科四期計畫,必須送環評審議,國科會此舉明顯是為了規避環評程序。

依法應進行環評,別再找藉口!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陸詩薇律師表示,依《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10條規定,土石採取申請開發面積十公頃以上應進行環境影響評估。本工程沉砂池、調節池開挖面積已逾十公頃。雖然環保署與中科管理局都曾解釋開挖行為不等同於土石採取行為,但彰化水利會的工程規劃報告書中已明載,調節沉砂池採取之砂石「可作為混凝土粗細骨材,涉及土石採取[附件三],故本工程依法應進行環評。

中科管理局回應,沉砂調節池用地扣除保育地、退縮帶及計畫道路後開挖面積僅8公頃,因此不須辦理環評。對此陸詩薇律師表示,認定標準理規範的不只是開挖面積,而是「申請開發面積」,保育地、退縮帶等,皆應計入沉砂調節池申請開發面積之內。她舉例說,中科四期開發面積達600多公頃,其中園區內的綠地、計畫道路、退縮帶等,也都算在園區申請開發面積之內。陸詩薇律師進一步指出,本工程若再計入管線開挖的面積,早就超過應環評的10公頃範圍。她呼籲中科管理局不要再玩弄數字遊戲,趕快依法辦理本工程的環評程序。

中央主管機關踹共,負起主管責任!!

吳音寧表示,這樣的違法黑工程應該立即停止、重新檢討。農委會作為農業主管機關、水利署作為水資源主管單位,應該重新檢討彰雲地區水資源政策,限制高耗水高汙染產業進駐彰雲地區,並依水利法農業用水優先原則,先確保農業用水充足。同時,本工程明顯不能認定為農業用水設施,國科會應該負起責任,擔任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本工程應依法進行環評,交由學者專家、公民認定是否適宜開發,環評通過前,不得動工。

發言名單:
1.彰化縣溪州鄉公所主秘:吳音寧
2.自救會會長:謝寶元(彰化縣溪州鄉)
3.自救會農民:包萬添(彰化縣溪州鄉)
4.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蔡培慧

官員出席名單:
1.國科會主委李羅權
2.中科管理局局長楊文科
3.農委會水利處處長張敬昌
4.環保署代表
5.水利署代表

附件一:彰化農田水利會用水管制中心工作站水稻及旱作灌溉實際取水量(莿仔埤圳沿線農田長期缺
水)
附件二:農業水資源管理策略與灌溉管理業務檢討(中科將造成缺水)
附件三:中央社:農委會籲重訂中科長期用水計畫(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未定)
附件四:中科四期二林基地輸水管線規劃書 (載明涉及土石採取)

新聞聯絡人:
反中科搶水自救會 吳音寧
                               陳慈慧

2011年8月18日 星期四

我們繼續,為守護台灣的水、台灣的土、台灣的農 村、農民、農業而同行。


文@吳音寧
剛剛接到土豆伯的媳婦葉太太的電話,問到最近反中科搶水的進度,她問我最
近還要做什麼嗎?在八月七號於水源頭反中科搶水的行動中,葉太太和先生和
土豆伯都來了,他們將自家種植的有機米(溪州的冠軍米)真空包裝,印上
「守護水圳/守護濁水米/守護台灣的糧倉」等字樣,以及「反中科搶水自救
會」成立當天的照片圖案,並且用閃光的粉紅色透明提袋裝著,暨可愛又具抗
爭的宣示意涵;這是限量包裝的義賣品,所得全部交給反中科搶水自救會。

我和葉太太聊著聊著,還是聊到了八月七號那天,雖然活動已經結束,但是顯
然餘波還在蕩漾,還在蓄積著等待掀起另一波更大的波瀾……葉太太說她好感
謝有那麼多人來到彰化縣溪州鄉挺農民挺農村,她提到有位阿媽,約莫七十歲
了,還騎摩托車從嘉義到溪州……我也想起那天有位先生看來是勞動階層,輕
描淡寫的對我說他特地從台南騎摩托車來,真的很感心……。葉太太問:「妳
有留下他的地址嗎?」、「哎呀,那天我實在是太忙了。」葉太太說到那天有
人留名片給她,她都在八七護水行動結束後,再寄米給這些聲援的朋友,因為
「實在很感心有這麼多人來溪州鬥相工……」

謝謝你們,年少的年長的,溪州人台灣人,當天還有金髮女郎的身影呢,感謝
有你們,成為「我們」;我們繼續,為守護台灣的水、台灣的土、台灣的農
村、農民、農業而同行。

2011年8月16日 星期二

中科四期(二林園區)開發計畫環評專案初審與會意見(98-4-7)

台灣生態學會、臺中市新環境促進協會、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顧問 張豐年

茲就「政策環評應優先於實質審查」之共同聲明,再補充說明、質疑如下:

1. 藉此案例導正國科會之偏差:

國科會系統強力主導各科園區之開發,一再標榜創造多少產值、製造多少就業機會,卻難以驗證。惟衍生之諸多嚴重後遺症卻不容否認,無奈被有意無意地忽略掉,諸如:不務正業搶經濟部之工業主導權、謂科園區土地供不應求卻又多所閒置、作業基金多所虧損、不敢得罪大財團、傾全力掠奪各種資源、犧牲弱勢農民、製造不可逆之污染、標榜民間參與卻又關閉管道等等。此案之開發中科雖自我標榜欲達到「全球最具競爭力科學園區」之目標,然從實質內容觀之則仍相去甚遠。有鑑於本案開發面積超大,且牽涉層面至為深廣,假若決策錯誤,將來問題難以收拾,建議 貴委員會先就政策面加以檢視,而後再談實質審查。

2.國科會怎樣做才值得驕傲:

國科會若真的在做事,則不應一天到晚與經濟部工業局互搶客戶、搶地。以各園區面積之大創造出如此之產值,真值得驕傲?降低身段想想辦法拉拔各地方閒置之工業區(近如台中港工業區、彰濱工業區等),加以充分整頓利用,將各種污染減到最低,才值得驕傲。

3. 環評把關加嚴有助於減輕金融海嘯之危機:

近期全球性之金融海嘯將科學園區與高科技廠商間脆弱之一面暴露無虞:如光電產業、半導體產業等皆迫使員工休無薪假,特別是DRAM業者,還要勞動行政院出資組TMC(台灣記憶體)公司,一擲就是百億、千億。然能否就此打住?據媒體報導眾廠商間虧損總額恐高達數千億元,誰都不易脫身。日昨自由時報更引述經濟學人之報導謂全球半導體最後恐僅剩三家,而主導記憶體晶片者僅剩韓國三星一家。若其說法無誤,則國內諸廠恐皆不保。似此該回頭檢視當初開發單位之環評有無隻言片語提到?若無,是否環評會亦該負些把關不嚴之責?不僅此,該些大廠商之財務結構是否經得起考驗更是可議,該回頭查查銀行聯貸多少?是否心不甘情不願?背後是哪單位主導?另無知之股友出資多少?自身出資比例又多少?是否在玩超高槓桿遊戲等等?

4.環評過關如同放牛吃草,誰來監督?

本案之說帖謂開發投資額約達1.2兆元,預估創造年營業額約9200億元,並新增3萬多個就業機會云云。事實上每環評案皆上演同樣之戲碼,然一旦通過,就如放牛吃草,無單位好好追蹤調查,如中科大雅台中、后里及虎尾基地到底雇用了多少當地人?若有,是否僅為工友、警衛?中科有必要公佈較客觀之數據以昭公信。另如,報載南科高雄園區開發已八年,土地面積570公頃,迄今僅開發100餘公頃,原先號稱將創造3-5萬個就業機會,如今僅雇用2400人,產值110億元。另苗栗縣竹科之銅鑼基地開發多年卻閒置,不得不擠入「客家文化園區」以湊熱鬧。國科會及轄下之各科管局該痛加檢討為何規劃與實際落差如此之大?

5.科學園區尚有閒置土地:

開發單位於說帖上謂中科前三期園區土地出租率平均高達97.23%,可出租土地面積僅剩零星分散的10.27公頃,剩餘用地已不敷使用云云。該些說法極易拆穿,只要親至各園區跑一趟,就可發現未建之地尚多,與中科之說詞大相逕庭。建議國科會及轄下各科管局今後於提出數據之際應更清楚地區分:有意願、已登記、簽下租約、正式整地營建等等,以免誤導環委之判斷。

6.不要屈服於財團:

固云各科管局對欲進階科園區之廠商有各種設限,但很弔詭的是:只要大財團伸手指定,就捨命奉陪,國科會亦不敢得罪,只好讓其大辣辣地佔著以拖待變。本園區之開發主為光電大龍頭友達(有污染宵裡溪、氣爆二死三傷之不良紀錄)量身定做,據報導近期搖搖欲墜之半導體(DRAM)諸廠亦不落人後,值此金融海嘯狂席之際,正是各方沈澱心境重新檢討之好時機,難道 貴委員會還要網開一面,幫其背書?

7.企業常因留不住人,才需一再徵才:

各科學園區、廠商或地方政府常不斷地藉由媒體之放話招募人才,讓人誤以為情勢一片大好,然事後應徵者卻常抱怨根本是玩假的,不是早已內定,就是有各種限制。若有幸被錄取,卻發覺需常連續工作12小時或整天,過於辛勞,加以穿上無塵衣吃喝拉屎皆不方便,又有遭化學毒物污染之虞,或聞哪同事得重病、得癌症,實感呆不下去,只好落荒而逃,顧不了能否領到工資。園區、廠商一天到晚打徵才廣告,實乃員工流動性太高之故,並非業績如此之好。各科園區善於編織各種神話,總需不吝打折。

8.彰化農地污染嚴重,切勿落井下石

從舊濁水溪、萬興排水之水質檢驗低溶氧、超過灌溉用水標準之導電度、極為偏高之總氮,水域生態調查僅發現少數且盡是耐污染之吳郭魚類,與環評現勘發覺排水污濁不堪又發出陣陣臭味等等,可看出該地灌溉溝渠遭受嚴重污染、優養化之事實,本環說書既同意此觀點,不知開發單位何以卻又避重就輕地謂對生態環境影響輕微?有鑑於彰化地區之農業用水、灌溉溝渠底泥及農地遭重金屬污染之情況冠於全國,有環署「灌溉水監測網路系統之重金屬檢測計畫期末報告定稿本EPA-96-G102-02-200」可稽。在此惡劣情況下,任何額外添加之污染,縱使輕微,亦可能扮演起壓跨駱駝最後一根草之角色,何況開發單位提供之各種數據是否如此樂觀尚有待進一步驗證之當下。

9.大台中地區水資源明顯不足:

環說書謂民國105年後,永久水源將取自大肚攔河堰,問題出在大肚溪之水源同樣有限,雖乍看水還不少,其實是來自大台中地區(大里溪流域)之各種放流髒水,溯源可追至大甲溪及大安溪。換言之,彰化之水資源不足,窮到必須越域搶到大甲溪、大安溪之源頭,連髒水亦不放過在此窘境下,還值得硬要擠出笑臉歡迎中科?當初中科后里基地之環評亦同樣地謂水源不是問題,然卻又要水利會同意移撥農業用水;動工後水利署急著另提「大安大甲溪水資源聯合運用工程規劃案」,又要打隧道引石岡壩水入后里、另闢二處淨水場。諸此顯示官方各部會習於對老百姓施展連哄帶騙、先上車後補票之伎倆,只要上得了車,就不怕事後補不了票,老百姓之後可要有戒心。

10.不要寄望於大肚攔河堰:

請試從技術上說明:(一)原先之規劃,大肚攔河堰之水將供給彰濱工業區、雲林六輕、台塑鋼鐵、現又加上大城工業區、二林精密機械園區與本案夠得上用?(二)截取大肚攔河堰之原水專管逆勢從西北(低)往東南(高)處引,能否克服重力問題?(三)大肚溪水污染極為嚴重,能輕易淨化?合乎用水標準?合乎經濟效益?

11.園區預定地有可能脫離水患之威脅?

本開發地點及周邊為易淹水地區,水利署原已有滯洪池等規劃,如今開發單位取而代之,災情模擬之結果雖顯示園區無懼於25年或100年之洪水重現期距,然是否能如此樂觀?有如下數點質疑:

(一)中科台中大雅、后里基地本非易淹水區域,然開發後台中大雅基地之東大路、紅圳、聯外道路,及后里基地之三豐路(與后里、七星農場南側道路交會段)卻於九六、九七年雨季分別鬧水災,然原先之環評有見及此?一旦開發既然連本不易發生水患之坡地都會鬧水災,原先平坦且易淹水之二林能躲得過?

(二)園區雖開挖有滯洪池,但因土方之挖填大致平衡,淹不淹水情形難脫照舊。更嚴重之問題在於開發設廠後不透水鋪面勢必大增,雨水下滲銳減,萬一減低之下滲量超過設計滯洪量時災情不免隨之而來,或許園區內可藉墊高基地倖免於難,然周遭卻難逃池魚之殃。同為低窪易淹水之南科就是最好之先例,開發墊高基地後本身雖不再淹水,然周遭之善化及安定卻反遭殃。

(三)環說書內強調滯洪池呆水可善加利用,問題在於優點亦常就是致命缺點,連下豪雨時若呆水越高則額外滯洪量越低,水患之機會難道不會大增?

12.農田水利會總是待價而沽、伺機出賣農民

彰化農田水利會同意在民國101-104年間若用水量不足,藉由北岸聯絡渠道自集集攔河堰調撥水與中科四期,現並規劃相關用水調度專用設施中。必須質疑:農田水利會在各種開發案中常扮演極為弔詭之角色,不僅不替農民把關,反倒是據水權待價而沽,之後競築一些宏大卻經不起考驗之工程。不知本案同意移撥用水事先有無經農民之同意?之前之后里中科即無。

13.綜上,中科四期635公頃之開發絕非小事一樁,政府高層有必要藉機適時全方位地介入(總量管制)中部地區之各種開發,從政策上特別針對土地使用、水電資源與各種污染等探討,惟時機稍縱即逝,環評會莫再裹足不前。

2011年8月12日 星期五

每斤成本8元 農民含淚收成/珍珠芭樂慘跌 溪州產地價剩3元

濁水溪公社—芭樂

濁水溪公社—愛拼才會贏+爛芭樂

2011-8-12自由時報
〔記者顏宏駿、鍾麗華/綜合報導〕今年夏季水果繼香蕉、木瓜、芒果出現價格崩跌後,輪到珍珠芭樂也價崩!彰化縣溪州鄉珍珠芭樂產地收購價跌到每台斤三元,農民血本無歸、含淚收成,他們希望政府能開發芭樂多元的銷售管道等對策,不要再有「果賤傷農」的情況。
台北批發價每公斤不到12元 6年新低
不只是產地收購價崩,台北果菜市場昨天珍珠芭樂批發價每公斤十一.二元,比去年同期大跌五成七,創下六年來同期新低。
彰化縣溪州鄉是全國珍珠芭樂的最重要產區,總栽種面積近四百公頃,年產量約一萬六千公噸,境內有多個芭樂集貨場,再販售給全國各地的大盤。農曆七月以來,珍珠芭樂的產地價格都維持在每台斤三、四元左右,由於天氣炎熱,果粒生長很快,又不得不採收,以致每個集貨場都「果滿為患」。
塑化風暴每斤喊到70元 無果可收
鄭姓芭樂農說,塑化劑風暴發生時,珍珠芭樂一台斤曾喊到六、七十元,但當時大家都在剪枝、催花,沒貨可出,沒有人吃到甜頭。種芭樂平均成本每台斤至少要八元,現在價格卻降到每台斤三元,大家是欲哭無淚。現在夏季產期才剛開始,他們很怕價格持續低迷下去。
芭樂產地價一台斤三元,相當於一個拳頭大小的芭樂每顆才賣一元,不過大盤從農民手中購貨後,要僱工把包覆在果粒上的保麗龍套袋拿掉,經清洗後再上架販售,市售價格往往比產地價多了三、四倍之多,以南彰化為例,昨天一般品質的芭樂零售價為每台斤十元,上等的芭樂則有廿元。
農糧署收購每斤3元 農民怨不夠本
農民指出,每年芭樂價格起起落落,價差極大,政府早該有因應對策,例如,協助農民製芭樂加工或是外銷,以減低市場的到貨量,不要讓芭樂價格崩跌,果農血本無歸。
農糧署主秘蘇茂祥表示,最近天氣熱,影響珍珠芭樂品質,價格下滑,已跌破監控價格,農糧署上週六已啟動收購加工機制,收購次級品製成芭樂汁。
農糧署表示,溪州鄉農會與水果加工廠合作,以每台斤三元向農民收購芭樂,已收購逾廿三公噸,農民可以把貨交到農會,未來產地價格不可能再降。不過農民說,他們的成本每台斤就要八元,把芭樂送到農會做果汁,根本不符成本。
出處: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aug/12/today-life5.htm

2011年8月10日 星期三

政府你要如何讓農民安心?

濁水溪出代誌-8/7「反中科搶水」護水行動已圓滿結束,但這只是這場水仗的開始。

活動結束的第三天,莿仔埤圳沒有水了,用肉眼即可看出乾枯見底的水圳;更讓人覺得可笑的是,今天水利會還派人將門前的水閘門綁上「善用水資源,支援中科用水」、「水填海真無彩,不通讓水流入海」、「搶水!就是把63%流到海裡的水搶回來」等標語的布條。

中央政府始終躲在民間組織「農田水利會」的背後互踢皮球,放任公法人做出自打嘴巴的事情來,明明水資源就只有那固定的量,再多也擠不出來,卻還用那虛幻的數字來硬拗,這只會讓民眾更難信服政府。

老照片』--還是土堤時的莿仔埤圳

土堤變成高聳的水泥擋土牆,自古農田水利會幫農民做了哪些好事?對生態環境盡到什麼責任?現在還不知羞恥的要搶走農民的用水,你要農民怎麼安心?

搶濁水、排毒水,中科四期上、中、下游吃夠夠


文@呂耀中

中科四期二林園區的開發案爭議不斷,從開發選址的圈地爭議、廢水排放污染沿海產業、生態、中部地區民眾的健康風險提高、以及近期搶奪農業灌溉用水的工程,在在都顯示出這個開發案問題重重。

為了要提供中科四期二林園區「穩定」用水,國科會委由彰化農田水利會(以下簡稱水利會)執行,計畫沿莿仔埤圳埋設總長24.3公里的地下水管,並設置深達5、總面積13.9公頃的沈沙池。然而,這項專管引水的工程,引發農民及許多組織、團體強烈反彈。

水利會為平息地方反對聲浪,出文宣反駁;水利會的主管機關農委會、中科的主管機關國科會,則為了引水工程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該屬誰,而互相踢皮球。至於最初跨部會協調出此項工程的行政院,還躲在幕後……此事其實攸關中央政府,但由於工程發包單位水利會,屢屢搶著發言,所提說明又與事實差距甚大,誤導的言論恐將混淆視聽,本文針對其錯誤提出糾正,以提供社會大眾公評。
水利會說明傳單正面 水利會說明傳單背面

沒有長期水源,那要「臨時調撥」到多久?

水利會辯稱「調度農業用水均依法辦理」,但是依什麼法呢?依水利法,第十八條明白規定「農業用水應優先於工業用水」。在此原則下,再依「農業用水調度使用協調作業要點」規定,經濟部於「枯旱或水源水量不足」時,需調用農業用水者必須補償。但重點是經濟部的調度只能是臨時性的調度,若常態性天天調撥,即屬違法調撥。

那麼這個工程算「臨時性」的調撥農業用水嗎?「臨時」的定義是什麼?在當初行政院跨部會協調的會議記錄中記載,在「106年大度堰工程計畫完成前……由彰化水利會同意調度每日6.65萬噸農業用水支應……」,意思是在場官員認為,天天調撥農業用水,調個3-5年(執政黨也許都輪替了),仍然算「臨時」?這個「臨時」的認定是否違法,法院及監察院該去認定。更大的問題是,大度攔河堰因為國光石化不蓋已經停擺,中科四期的長期水源沒了著落,這「臨時性」的調度,是要臨時到何時?經濟部水利署不敢回答,農委會推卸責任,國科會倒是在報告書中透露,就繼續臨時下去啊。

這樣算「依法」?這樣算依法「農業用水應優先於工業用水」?

至於水利會則搬出「彰化農田水利會的組織章程」,舉其中一條「農田水利事業配合政府推行土地、農業、工業政策及農村建設事項」來卸責,來表示農田水利會出賣農業灌溉用水,是「配合政府」;配合政府的誰?哪個單位?農委會負責嗎?

水利會沒提到自身組織的另一條章程規定,是「以節餘灌溉用水移撥其他標的使用」——必須有「節餘」,有剩下的農業灌溉用水,才能移撥他用。但是,農業灌溉用水「有餘」嗎?根據調閱水利會提供的水情資料,近幾年來水利會的配水量不曾達過需求量。莿仔埤圳灌區供四天休六天,同源圳、八堡一圳灌區供38小時休616小時,八堡二圳灌區供216小時休78小時,水資源明顯長期不足,農田水利會卻仍辯稱:「以不影響農業用水為原則,於夜間農民不取水時段調度少量水支援中科四期用水。」
長期供水的大度攔河堰已經停止建
水利會輪灌公告

不看事實只玩數字遊戲的馬式風格!

總供水量是一定的,水圳的水從上游白天放出,要到晚上才匯流到下游,如何夜間取水就不影響?更何況,明明農業用水就已經不足,水利會卻老拿數字誤導民眾及媒體,說什麼中科四期調度的水只佔彰化農田水利會的2.76%——這個數字是怎麼來的?

依中科管理局提供的資料顯示,若中科需水量6.7萬噸,這水量確實只佔水利會水權比例的2%左右,但是,這是以全彰化農田水利會(含彰化、南投兩縣)為分母計算,若單單以莿仔埤圳的配水量計算,六天無水供給時,還要再天天調度六萬多噸走,其影響就是百分之百。若2%的數字可以拿出來宣稱,乾脆以6.65萬噸水量「只佔」全球水量的一點點去辯駁好了!

以目前「供四停六」的莿仔埤圳灌區來說,不管天天要再調走多少,都是沈重的負擔,就像對於負債之人,不管要再借多少,都是負擔。更何況,農委會的研究報告載明:「支援中科四期將會造成農業用水1000萬到3000萬噸不等之缺水量」;這樣還不影響,那怎樣才算影響?

若想把流向大海的溪水搶回來,何不在出海口引水?

水利會及官員面對媒體耍弄假數字,已經到「胡亂來」的地步,水利會甚至宣稱:「集集攔河堰的供水營運佔河川流量的37%,其餘均流入大海,呼籲統籌水資源機關發揮水資源有效利用。中科四期二林基地用水,取自集集攔河堰下游,是把流向大海的溪水搶回來用,絕不會影響農業用水。」

「把63%流向大海的溪水搶回來給工業」(如水利會會長所言),這種完全歪曲事實,一點常識也沒有的話,竟然也可以成為水利會的標語?

基本事實是,自從集集攔河堰興建,從濁水溪上游攔截水源後,便分成北岸聯絡渠道,包含「同源圳」、「八堡一圳」、「八堡二圳」、「莿仔埤圳」等灌溉系統,送水到南投、彰化,南岸聯絡渠道送水到雲林,還有台灣第一條工業專管送水去給六輕。

莿仔埤圳灌溉南彰化六鄉鎮

中科四期調度農業用水計畫的專管起點,位於莿仔埤圳第一制水門(莿仔埤圳的最上游),若從這裡調水,直接衝擊莿仔埤圳所灌溉的溪州、埤頭、竹塘、二林、芳苑、大城等鄉鎮,現在農業用水已不足,到下游甚至無圳水可用,若再從莿仔埤圳灌區取水,無異雪上加霜。

若中科取水計畫在莿仔埤圳的更上游,經由北岸聯絡渠道取水,在集集攔河堰調撥用水總量不變的情況之下,則會造成莿仔埤圳灌區、八堡一圳灌區、八堡二圳灌區皆受到影響,相當於全彰化地區都會受到影響。

集集攔河堰已經造成濁水溪生態浩劫(Morris Ng)

以水利會宣稱的,若集集攔河堰供水營運佔河川流量的37%,卻已經造成濁水溪河床沙漠化,河床乾涸、龜裂、生物難以生存,若再攔截更多的水,未來豐枯水期情況會更明顯,河川揚塵也會更加劇,對大氣中懸浮微粒影響、人體健康衝擊、河川及沿岸生態都是嚴重的破壞。

經濟部水利署資料顯示,集集攔河堰設置後,濁水溪水量減少一半以上,從2000年每秒5070立方公尺,降到2008年的30立方公尺2009年更降至10立方公尺……為了經濟開發,毫無止盡的掠奪自然資源,勢必造成濁水溪流域更大的危機。而水利會為了在莿仔埤圳上游取水,硬是胡亂套用整個集集攔河堰的平均供水營運量,除了透露其一貫對河流、對自然生態不尊重,更顯出其玩弄數字的虛假荒謬與可惡。

濁水溪河床沙漠化,造成南岸(雲林縣)居民吃飯配沙(朱淑娟攝)

不如大喊:蓋中科、救高鐵!

水利會:「中科四期用水完成後有助減緩地層下陷」,更是無稽之談。實際的情形是,今年725,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李鴻源宣布的「封井救高鐵」行動方案,計畫以十年時間,封閉彰雲地區的一千多口深水井,包含水利會自鑿的深井。

水利會竟然可以將工程會的封井計畫和中科四期用水計畫混在一起牽扯,何不提提工程會主委李鴻源表示,科學園區不該再往中部塞。監察委員李炳南等人也指出,彰化、雲林地區的地面水源不足,不應該再導入像是中科四期、二林精機這樣的高耗水產業,以避免增加抽用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

先上車、不補票的蠻橫政府

最後水利會提到的,「中科四期用水管線於近期施工係為避免無法如期完工造成重大損失所做的權宜措施」,應是透露,此工程未經環評、沈砂池預定地的地目也尚未變更,長期水源又狀況不明,國科及經濟部水利署根本提不出任何替代方案,水利會就強行貿然將工程發包出去了,若「無法如期完工」,將造成水利會及下游承包廠商「重大損失」……;若工程「無法如期完工」,農民不會損失、生態不會損失、彰化平原(台灣的糧倉)不僅不會損失,還得以確保水圳、農業繼續生存。

誰是背後的影舞者?

面對中央政府內部各單位推來推去、推卸責任的窘態,當初協調出此工程的行政院,試問,「苦民所苦」的行政院長吳敦義先生,現在要怎麼辦?到底哪個單位要轉彎?還是邀請馬總統來彰化,沿著百年水圳莿仔埤圳,慢跑一趟,才理得出頭緒,不要繼續逃避……。

中科四期爭議發展至今,主管機關國科會默不作聲,推出水利會擔任打手,企圖將此重大開發爭議地方化,一來淡化國科會與農民搶水的形象,二來推卸責任統統歸給屬於民間組織的水利會去承擔,三來更可以將用水計畫與中科四期計畫切割以規避環評。水利會的主管機農委會,認為此計畫為經濟部國科會經費預算,在大選將近,農業議題已經忙得焦頭爛額的情況之下,極力撇清關係。而經濟部水利署口口聲聲宣稱,不能長期調度農業用水,卻對於中科四期的長期用水來源提不出替代方案,至於環保署,也許還在觀望……。

8 / 7千人護水表達農村永續訴求
相關單位互踢皮球,行政院應負起責任

2011年8月9日 星期二

護水行動相關報導&我們的回應

公視

三立

民視

這數篇報導都清楚的讓在地農民表達了自己的心聲,不過對於其中水利會的說法我們想要再進一步提出反駁。

在報導中可以看到:
「彰化農田水利會則是提出數據,強調濁水溪有63%水都流向大海,調撥灌溉用水給中科,只是把流向大海的水搶回來」(公視)
「水利會澄清,集集攔河堰興建後,6成的水都流向大海,調撥用水,並不是與農搶水,而是把流走的水搶回來」(民視)

然而,水利會這樣的數據忽略了台灣豐枯季節河川流量的劇烈變化。夏季暴雨時節,濁水溪自然會產生多餘的用水而需要流向大海,將夏季流入大海的數字平均到全年,認定整條溪的水量豐沛,是一種錯誤的論述。

事實上,濁水溪在枯水時節常常出現斷流現象。集集攔河堰設置之後每日調撥35萬噸的用水給六輕,濁水溪水量已經出現愈來愈少的現象。根據經濟部水利署的資料,2000年濁水溪流量為每秒50-70立方公尺,2009年則只有10立方公尺

而現在的狀況已經產生嚴重的後果:首先,濁水溪下游河川沙漠化情形已然嚴重,下游沿線居民冬季必須在狂沙中生活。根據環保數的資料,2009/11/2,雲林監測站的懸浮微粒數值創下歷史新高,空氣品質達有害程度。其次,在冬季農民早已缺水可用,根據農委會資料,99年1月一期作插秧時期,莿仔埤圳的供水量僅佔耕作需求量的6%-24%,而就算到了夏季豐水時期,最高也只能提供74%的用水量。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科又要不分乾枯一律穩定的調用濁水溪溪水,必然使得當地的環境負荷更加嚴重。不僅濁水溪沙漠化會更加嚴重,農民缺水情形也將更嚴重:依據農委會資料,每日八萬噸的撥水量是莿仔埤圳99年12月、1月供水量的66%-100%。因此,水利會用全年濁水溪流入海中流向的數據來宣稱用水足夠其實是一個非常不負責任的說法。

而且,此工程還有一個非常弔詭的地方,如果水源真的如同水利會所需稱的足夠,為什麼需要花我們21.299億的稅金在上游處──莿仔埤圳水源頭就開始興建管線將水長途運送到中科,而不要方便又省錢的,就近在園區附近下游處興建取水工程,取用還非常豐沛的剩餘水就好?這樣在源頭取水的工程方式,更顯現了水源不足的事實:因為水量不足,才要在上游就先行調水。

濁水溪出代誌 反中科搶水護水行動


8/7日由反中科搶水自救會、莿仔埤圳產業文化協會台灣農村陣線反中科熱血青年聯盟等團體在彰化溪州莿仔埤圳農業灌溉水的源頭,舉辦「濁水溪出代誌」-8/7反中科搶水-護水行動,手持香案祭拜並繞行水圳源頭誓言捍­衛農業灌溉水源,反對中科四期將搶奪農業用水搶水滅農。

2011年8月8日 星期一

濁水溪出代誌─8/7反中科搶水護水行動[祈福文]

水就是生命 ◎廖本全老師◎照片呂耀中

天頂落雨,雨水順著土入了溪,溪水彎彎的流,流過草埔,流過田園,流入地下水脈,生養眾生,灌溉作物,洗淨人的身軀和心內的靈魂。

水若流,萬物就生;水若止,眾生就悲。水就是生命。

咱要感謝天、地、眾神和眾生,給咱的島嶼、咱的家園永續的水源。

但是,是誰,來搶走咱田園的水,讓作物欠水欠收。是誰,搶走土地眾生的水,造成地層下陷、生態改變。是誰,用一支又一支的大鐵管搶走天和地給咱的水。咱敢有答應?天和地敢有答應?

今天,咱要向濁水溪的水源頭祈求並發願:

咱要守護水,讓她流遍島嶼每一方土地,從天到地,從山到海。咱要讓子子孫孫、世世代代聽得到水流入圳、入田的聲音。

咱反對任何人搶走水源,或者賣掉水權。咱要保護莿仔埤圳,不願中科搶水、水利會賣水。

咱要用生命護水,因為,水就是生命。

◎明信片林明樺

大圳悲歎

2011-8-7自由時報
◎吳晟 圖◎吳怡欣

1

吾鄉位於中部平原、彰化縣最南端,緊鄰濁水溪堤岸,為天然鄉界,是典型的農鄉。

居住都會的友人駕臨吾鄉,若時間較充裕,我常喜歡帶著他們走出村莊、走向田野,看看農作物「如何沉默地奮力生長」,而後走到濁水溪堤防。堤防依水流由東向西延伸,可達出海口。

站在堤防上,視野非常遼闊,北邊是吾鄉鄉民耕作的廣袤農田,南邊便是台灣第一大河濁水溪的河床。

河床一望無際,寬約兩公里,名為「濁」水溪,但平常時候只有二、三道「小溪」潺潺而流,溪水並非長年混濁,經常十分清澈。大部分河床乾涸、石塊壘壘、沙洲處處、青草繁盛,秋冬菅芒花隨風搖曳……依四時而有不同的景致。

豪雨季節才可見到滾滾濁水,洶湧澎湃,堤防才發揮功能。

這座堤防約於百年前日治初期,徵調鄉內壯丁義務勞動,一塊一塊大石、一畚箕一畚箕土壤,歷經數年構築而成。在我年少時候還是青翠草坡連綿無盡的土堤,常有鄉人牽牛趕羊來放牧,也是我們孩童跑上滑下的大型溜滑梯。數十年來不斷加高、修築、砌水泥,成為高聳的水泥堤防。

吾鄉十九個村莊及廣大農田,便是沿著堤防而散布,因而地形狹長。

顧名思義,吾鄉地名溪州,原是濁水溪流域的沙洲,至今仍有多處小村落沿用溪底、溪埔、溪墘、溪厝、西畔、圳寮、三條圳……之名。

從台灣頭到台灣尾,至今仍以「溪洲」為名的村庄、聚落,總有十多處吧,但唯有「溪州」是鄉名,應該是為了有所區隔。我向人介紹的時候,一定要特別強調,溪流的溪、沒有三點水的州。

昔時濁水溪從南投名間、雲林林內、彰化二水三縣交界處,原有四條主要分流,由北而南依次為東螺溪、西螺溪、虎尾溪、北港溪,吾鄉正位於東螺溪與西螺溪之間的浮覆地,可以想見先民飽受水患之苦。

堤防建造之後,北岸堤防截斷東螺溪,南岸堤防截斷虎尾溪、北港溪,形成西螺溪的單一河道,這就是我們現今所見的濁水溪下游。

吾鄉鄉民多數從事農業,耕作田地灌溉用水,引自濁水溪渠道。濁水溪水流最大特質,是從高山峻嶺的上游,挾帶不斷崩解的鐵板沙奔騰而下,灌溉用水流進農田,泥沙逐漸沉積,年復一年,積成豐厚肥沃的黑色土壤。黑色土壤的廣大農田,以種植水稻為主,這就是「頂港有名聲、下港有出名」非常聞名的「濁水米」,又香又Q的「祕訣」。

稻作一年二期。二期作秋收之後到一期作春耕之間,有二、三個月農閒時間,多數農民仍有間作,或撒下油菜、白菜、湯匙菜、茼蒿等葉類蔬菜種子,以油菜居多,開花時成為十分浪漫的農村景色。

此外也兼種甘蔗、蔬菜及番石榴等果樹。近些年來,受到鄰近鄉鎮──全國最大花卉中心田尾鄉的影響,有些鄉民開始種植苗木、花卉;有機果園的經營也逐漸興起,「研發」出小番茄、水梨、帝王柑等多種特殊風味的水果。農產十分豐饒。

灌溉用水則倚靠莿仔埤圳。

彰化縣是農業縣,農田灌溉有二大主要渠道,其一為八堡圳,開鑿於17世紀初葉,分為八堡一圳、八堡二圳,灌溉面積含括大半中彰和北彰。其二為莿仔埤圳。

莿仔埤圳的開鑿大約始於清朝乾隆年間,日治初期歸入公共埤圳,進行修建工程,別看似乎不大起眼,卻是台灣第一條人工開鑿的官設埤圳,在水利灌溉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從吾鄉最東邊的榮光村與大庄村交界處,築小水壩,引進濁水溪水,俗稱「水頭」,由東向西貫穿全鄉中間地帶,再流經埤頭、竹塘、二林、大城等南彰化數鄉鎮,設有多處水閘,做為控制許許多多支線及分線的水量。幹線有39公里、支線211公里、分線148公里,這些大大小小的水路,如同我們人類因為有血脈才可能維持性命,這條水脈將生命所要的水分、養分綿綿地送到各地。沿線總共有將近兩萬公頃的農田都需要她的圳水。

不過,鄉人大多不知悉其名稱,而直接稱為「大圳」。

我就讀的學校「下霸國小」和我們村莊「圳寮村」,顧名思義,都靠近這條大圳,兩者相距大約三公里。

大圳旁有一條道路,稱為「溪下路」,是我們上、下學的「交通要道」,六年國小就在這條道路上,日曬雨淋,寒風吹襲,赤腳來來往往,走過童年歲月,留下不少回憶。

最特別的趣事,莫過於炎熱夏季放學回家的方式。

因為學校在我們村莊的上游,4、5月天氣開始炎熱,無論只上半天課的中午、或上全天課的下午,放學後一走出校門口,高年級男生便將衣褲脫下來,連同書包交給低年級或較「無膽」的男生攜帶,往大圳噗通跳下去,稍做泅泳,便改採仰式(俗稱死囝仔「躺」),因大圳的水勢有些湍急,只需兩手撥撥水,雙腿踢一踢,一路輕鬆「躺」回村莊口。

低年級男生不見得就不敢下水。如果找不到負責帶衣物的人選,只好大家划拳,圍成一圈,點到誰就要頂著大太陽,踩著熱石子,抱著一大包衣物,跟隨悠哉悠哉仰躺在水面上的童伴走路回家。

我們那個年代的全鄉男孩,有誰不曾在這條大圳「完成游泳課程」呢?夏天的午後,整條大圳處處可見一大群男孩奔跑縱躍的身姿,嬉鬧嚷叫之聲響徹原野。

那時大圳兩旁還是土岸,各種雜草披覆,而且沿岸坑坑洞洞,只要游到岸邊,隨水攀到坑洞或抓一把較強韌的草,便可爬上岸。

雖然水勢有些湍急,水深常超出一人高度,全鄉男孩都在這條大圳戲水長大,難免有所驚險,我自己也有過數次有驚無險的經驗,印象中卻未曾有人發生不幸致命事件。

2

大圳旁邊另有一條清水溝,流水清澈、平緩,和大圳的濁水大異其趣。水源是來自經由河床、經由農田「沉澱」過後的濁水溪水,以及無數的湧泉(「出泉水」)。

清水溝類似游泳池的沖浴室,當我們在大圳游泳玩累了,或大人「管制」必須回家時,我們就換到清水溝的小水潭洗洗身軀,洗去身上沾附的泥沙,才穿上衣褲離去。

大圳固然有溪哥、鰻魚或鱔魚可釣,但不若清水溝那樣方便;清水溝水草繁茂、水產豐富,有大肚魚、月鯽魚,偶有草蝦、泥鞦和鱔魚,還可以摸蜆兼洗褲。因此既是我們的沖浴室,也是很多家庭的自備魚池。

我常拿著畚箕或手提漁網,有時帶著弟妹和鄰居童伴,沿著清水溝搜獵一番,雙手握著魚具靠向岸旁,伸出右腳由遠而近撥動水草,每一畚箕總有些許收穫,無須搜獵多久,晚餐便有豐富的加菜。感覺上,取之不盡。如果有機會發現「魚洞」如「土虱甕」、「吳郭魚甕」,更是喜出望外,興奮無比。

也有緊張的時候,那就是遇到蛇,有雨傘節、四腳蛇,最常見的是水蛇。不過,我們似乎都訓練得眼明腳快手快而機靈,未曾被咬過。

漫長的暑假,整個原野就是我們的大學校,我們在大圳玩水、在田野釣青蛙、在田間撿田螺……赤熱的炎陽下,當然會口渴,那麼,口渴了怎麼辦呢?生飲泉水最方便。

我們很容易在清水溝找到「泉眼」,只要將水面撥一撥,雙手捧起剛冒出來的泉水,喝起來清涼而甘甜。

煮過的泉水更甘甜。

我有一位阿伯,住在這條清水溝附近,他們家的開水,就是清水溝的某處「泉眼」,用泥塊固定圍起來做成「小井」,從其中擔泉水回家燒煮。我雖然不好意思常去白喝,有時還是禁不住誘惑,硬著頭皮進去阿伯家「討水喝」。至今喝過的任何飲料,除了母親煮飯時舀起來的「米湯」,都比不上那種泉水清純甘甜,更令我回味。

3

現在的年輕輩必然很難想像,整條大圳曾是我們這一輩,孩童時代最大型的免費游泳池,夏季暑期,隨處洋溢著歡叫聲的熱鬧景象。

只因目前我們看到的這條大圳,內面兩側全是垂直高聳的水泥牆壁,多數段落的河道,還從中間砌造高度相同的分隔牆。為了擴寬道路,原本已經縮小的河道,更形狹窄,水勢更形湍急,光是靠近岸邊就有恐懼感,還有誰敢下去「玩水」?一旦掉落下去,再厲害的游泳高手,也難爬起來。更不可思議的是,U形「水泥工法」,亦即連河床底部都砌上水泥,完全封死,做到滴水不漏,以免水源「浪費」滲入地底土壤。

這水泥牆壁水利工程,是為了配合「集集攔河堰」而設計、建造。

「集集攔河堰」又稱為「集集共同引水工程」,於1993年核定動工,2001年完工,耗資三百多億元,在濁水溪中游集集河段,全面攔截濁水溪水,形同中央集權,掌控分配水源的權力。

依據水利局的簡報資料,列舉了十多項攔河堰的功能,或者說「功德」,十多年的成效如何,政府部門不檢討,我們也不予置評。

然而我們民間確切知道,「集集攔河堰」的興建,主要目的是為了其中一項功能:提供雲林離島工業區用水。講明了就是「穩定」供應麥寮台塑六輕的工業用水。這項功能的成效確實達到百分之百。

至於另一項功能:穩定農業灌溉水源。到底怎樣「穩定」?成效又如何?

以我們這條大圳──莿仔埤圳灌溉區域來說,集集攔河堰的「貢獻」是,實施「供四停六」,也就是供應四天停六天的灌溉措施,而且限定在水稻耕作期間才有水供應。至於供水量有多少、足夠灌溉嗎?無人聞問,無人追蹤調查,下游沿海地區的農田,幾年來已全部荒廢,任其自生自滅。

水稻成長期、開花期、結穗期,可以撐過無數次的六天缺水期嗎?所謂秋冬農閒時期,蔬菜園、果樹園仍須耕作、仍需灌溉用水呀。迫使農民要自行裝馬達、自付電費、抽取地下水灌溉,卻又要蒙受謀害地層下陷的幫凶罪名。

農業灌溉用水愈不足,農民耕作仰賴自行打井抽取地下水愈普遍,久而久之習以為常,理所當然「也沒怎麼樣」。其實農民都清楚,打井愈來愈深才抽得到水。總有一天,必然走向沿海農田被迫荒廢的命運。不少農民卻不太警覺這樣的潛在危機,很快就會來臨。

這是典型的慢性謀殺。搶走灌溉用水,即慢性謀殺農田,即慢性謀殺農民、農業,亦即危害台灣糧食。

濁水溪沿岸農田,最可貴的是濁水會帶來大量泥沙沉積成黑色土壤。靠抽取地下水灌溉,便喪失這項得天獨厚的特殊資源。

4

和大多數農家子弟一樣,我從小就必須幫忙一些農事。而我和大部分農家出身的知識青年最大差別,在於六○年代末,我農專畢業,幾經考量,放棄北上就業機會,返鄉定居,教書之餘,空閒假日,親身從事農田耕作,以迄於今。

我確實深深喜愛我的農鄉,喜愛平靜、恬淡自適的農村生活。我的子女也選擇留在農鄉定居。

然而眼見昔日遼闊田野、四處水溶溶、遍布小清水溝、水草魚蝦生機豐饒的景象,隨著農藥大量使用、加上大小圳溝全面水泥化,已逐漸消失,或者說快速消失,我的內心潛藏深深感慨。

尤其是眼見垂直高聳的水泥牆壁,封鎖整條莿仔埤圳,不但生命活力完全喪失,只剩下輸水作用,再也不能親近,農田灌溉用水也愈來愈限制,每天經過大圳旁邊,我彷彿聽到它在深深感慨,不只是感慨,而是深深悲歎。

最近,溪州鄉公所發現莿仔埤圳沿岸,又有水利工程即將動工,經追查才獲悉,原來是國科會交由彰化農田水利會發包,編列二十多億元經費,規畫沿莿仔埤圳圳頭,往下游埋設二十多公里的水管,預定調度每天八萬噸用水量,將農業用水運給二林中科四期。

農委會一再宣稱「農地農用,農水農用」的立場,然而從「集集攔河堰」興建以來,日日夜夜從未間斷供應三十多萬噸的水量給麥寮六輕。莿仔埤圳沿岸農田灌溉用水,已明顯不足,如今又要從莿仔埤圳調撥八萬噸水量給中科四期,勢必迫使沿岸更多農田荒廢。這是「農水農用」嗎?農田水利會該照顧誰,角色是否錯亂?

溪州鄉及沿岸數鄉鎮農民,非常擔憂,組成「反中科搶水自救會」並提出十多個問題,質疑這項水利工程的不當,乃至違法。

其一是,本工程原先的設計是源自「研商中科四期、國光石化、台塑六輕五期,水源供應相關事宜會議」的結論。

然則國光石化已宣布不蓋在彰化大城,中科四期園區進駐的廠商還未確定,就是說,根本沒有誰有此需求,工程還是執意繼續進行,是什麼道理?果真是為工程而工程嗎?

其二是水利法規定農業用水優先於工業用水,而農業用水調度使用協調作業要點更明文規定,調撥農業用水只是「暫時性」而非「常態性」。然而中科四期預定的長期水源「大度攔河堰」,應該已確定不蓋,那麼,「常態性」用水從何而來?難不成全仰賴莿仔埤圳的農業灌溉用水,一直「臨時」下去?

僅此二項疑問,這項水利工程的不必要性、不正當性,就已十分明確,就該立即停工。何況「反中科搶水自救會」提出的十多項質疑,每項都「問題重重」,相關單位卻仍不理睬,執意進行這項搶奪農田灌溉用水的水利工程。

水稻水稻,無水就無稻,無稻就無糧食;不只水稻,各種蔬菜、水果等農作物,哪一樣不需要灌溉用水?

吾鄉廣袤的田野,是濁水米主要產地,所生產的芭樂、苗木也是遠近馳名。這裡是最優良最豐饒的農業特定區,鄉內上萬戶世代務農,農人依土依水而生,跟著大自然的節奏生活,敬天愛人。現在,灌溉用水一旦大量被搶奪而嚴重不足,將變成怎樣的農鄉?莿仔埤圳──吾鄉的大圳,已不可能親近,如果經常乾涸,連最起碼的灌溉功能也失去,只留下僵硬的水泥牆壁,徒然面對逐漸萎縮的農田,將會如何日日悲歎。

濁水溪出代誌─8/7反中科搶水護水行動,「水仗」正式開打!

「水仗」正式開打!

濁水溪,母親之河,台灣最長的河流,在90年代,因為截水去給六輕使用,沿線水田濕地及自然生態,已經被工業狠狠的搶水過一次,如今,又為了環評仍多爭議、廠商進駐意願低落的中科四期二林預定地,要再次更大規模、更徹底的搶水……不!水是生命;水路是島嶼的血脈,有水才有作物,才有農人生產糧食。

捍衛我們的糧倉,拒絕不當開發從水源頭截水、搶水。水是大家共有的,8/7(日)懇請您來守護我們的河流,守護我們的水圳,守護我們的家園。

時間:8/7(日)10:00 - 17:00
地點:彰化縣溪州鄉大庄村,百年水圳「莿仔埤圳」水源頭​/濁水溪堤防(從溪州沿著溪下路往二水方向,走到底就可​以到達大庄村取水口)
  • 注意事項:當天請自備毛巾、防曬用品、環保餐具
交通訊息:
()自行前往:
  1. 由北往南:在北斗交流道(溪州)出口下交流道,朝中山路/152縣道前進,,接溪 下路(莿仔埤圳)走到底。
  2. 由南往北:在西螺交流道出口下交流道,朝西螺前進,接台一線,轉中山路/152縣道,沿著溪 下路(莿仔埤圳)走到底。
()搭乘遊覽車、接駁車:(為了方便預訂車輛及辦理保險,請大家務必事先報名)
  1. 報名網址:https://spreadsheets.google.com/spreadsheet/viewform?formkey=dDgtR2JSOXB5UWhkbTFaM0MwOWJZdVE6MQ
  2. 截止時間:8/4(四) 中午十二點
A.台北(遊覽車)
  1. 時間:早上700出發
  2. 集合地點:台大羅斯福路正門
  3. 費用:350元(保險+車資)
  4. 聯絡人:林小姐0922-696075,許先生0986-611914
B. 田中火車站 (接駁車)
  1. 時間:早上900930
  2. 費用:免費接駁
  3. 聯絡人:陳小姐0916-199122,蔡小姐0937-111186
主辦單位:莿仔埤圳產業文化協會、反中科搶水自救會、台灣農村陣線 敬邀

能改變多少,我們不去想,因為不需要"多少",
我們要做的,就是帶著「要讓它不要蓋」的心情,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