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9日 星期二

台灣農業用水具有三生功能,不宜僅從經濟貢獻度衡量

轉錄自http://www.coa.gov.tw/show_news.php?cat=show_news&serial=coa_diamond_20110510191056

針對媒體報導農業用水占 70 %,扭曲水資源說法,農委會表示依據世界銀行定義,我國農業用水佔 62.4 %,相較全球各大洲及世界各國平均,台灣農業用水比率並未偏高, 且與日本約 62% ,極為相近。農業灌溉用水除了創造生產效益之外,亦兼具生態及生活機能效益, 不宜僅從經濟貢獻度衡量。

農委會進一步說明,我國豐枯季節降雨差異懸殊,水資源主要仰賴夏季颱風帶來之雨量,至於在 12 月迄次年 5 月枯水季節之農業耕作,則多需藉由蓄水設施之興建,以蓄存豐水期雨量供枯水期利用。然依目前氣候變遷之情勢,一期作種植期間,自然降雨常無法滿足農作需求,此時又為枯水期,標的間用水競用情形更加劇烈;二期作雖為傳統之豐水期,若無充沛之颱風強降雨,亦易發生灌溉用水不足之危機。

農委會並指出,以部門別創造的經濟產值來衡量農業灌溉用水比率,不盡公允,灌溉用水除了創造生產效益,確保糧食無虞之外,亦兼具生態及生活機能效益。生態效益包括蓄留洪水、涵養地下水源、減輕地層下陷社會成本等機能;提升生活品質上之效益,則包涵調節微氣候、淨化空氣與水質、增加農村休閒遊憩及優質景觀等機能,農委會委託學術單位分析及比較國際資料顯示,我國農田水利事業公益環境機能價值與稻米產值比,與日韓兩國平均值十分接近,約達稻米產值 2.3 倍,爰此,行政院亦核示基於發揮灌溉用水在生產、生活及生態等三生之貢獻,各農田水利會更應該有效維護取水設施及輸配水系統。

此外,各農田水利會平時均配合辦理各項節水措施,在不影響農民灌溉權益下,將部分節餘水資源轉供民生及工業使用。如遇特別乾旱,農業部門亦配合國家整體水資源調度農業用水支援工業及民生,對於國家整體經濟發展與社會民心穩定,功不可沒。

農委會表示,水資源彌足珍貴,每一位農民及水利會工作同仁都努力在提高農業用水的使用效率,目前農業灌溉用水量除恪遵行政 89 年核定之低標用水量 106 億噸 / 年外,並將加強推動開源節流各項措施,與全民共同為保育水資源而努力。

其他參考資料:
http://e-info.org.tw/node/67655農業用水拉警報 恐生糧食危機
http://e-info.org.tw/node/66767缺水總先犧牲農民 糧食自給率怎提高?
http://e-info.org.tw/node/50243舒緩乾旱缺水災害 農田水利重要性浮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