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5日 星期五

溪水之洲‧果米之鄉──87市集農產簡介

彰化溪州──溪水之洲,果米之鄉。

溪州這一個彰南小鄉,原本是濁水溪流域間的沙洲,又有洪水、又是沙礫土壤,不適合人們耕作居住。直到一百多年前,濁水溪堤防興建,沒有了洪患;莿仔埤圳修築,有了肥沃灌溉水,溪州才慢慢成為現在所看到的果米之鄉.......

這裡是遠近馳名的濁水米、全台灣十分之一的芭樂、十分之八的馬拉巴栗、以及各種蔬果的故鄉。


溪州鄉是米的重要產區。這裡的水田因為引莿仔埤圳的濁水溪溪水灌溉,所生產的稻米稱為「濁水米」,品質備受肯定:有點黏又不會太黏、香Q飽滿口感佳。本次提供米的農人是土豆伯、葉豐端大哥兩父子,他們很有理念。走進他們的稻田可以很有趣的看到這塊田上秧苗間距比一般還寬,這樣的種法可以讓稻苗獲得比較大的自然生長空間;而且少用肥料、不施農藥,雖然產量比較少、品質卻很優良。葉豐端大哥努力的推動自己的品牌「真珠米」,不但要當農人、還要當行銷家,辛苦的工作希望能夠讓「米」也可以受到大家的讚賞!

芭樂
芭樂是溪州鄉的名產,量多、質又好。我們每吃10顆芭樂就有1顆來自溪州這個小小的鄉;而這裡由濁水溪所孕育的芭樂特別的甜與脆,是彰化芭樂比賽的第一名。這次提供芭樂的兩位農民──寶元叔、水益伯都是種植芭樂十幾、二十年的老農民,對於芭樂的種植技術十分熟稔。兩位可愛的伯伯每次都會說自己「顢頇講話」,但講起芭樂,其實真的是唱作俱佳。採訪的那天跟著他們走進他們的芭樂園,他們馬上就可以用嘴巴、搭配他們銘刻著農作律動的身體描繪出一套豐富的芭樂知識。
芭樂是一種非常費工的作物,我們嘴巴裡吃的芭樂要從小小的苗開始養育,等養成芭樂樹後,還需要時時的剪枝、摘掉多餘的果,來讓所有的養分聚集在一顆芭樂上,接著還要一顆顆慢慢套袋,最後才能採收。這樣費工的芭樂其實至少要賣到10/斤才不會讓農人虧錢,但是農人卻都沒辦法得到這樣相應的收入。

小黃瓜
這次提供小黃瓜的是一對年輕農民──陳蒼鄢大哥、以及他的老婆。他們完全依靠種植小黃瓜的收入養育著四個孩子。從他們身上可以感覺到一股身為農人的自重自信、與無奈的結合。陳大哥有非常厲害的種植技術,在他的小黃瓜棚內可以看到一整箱講授農作知識的書籍,他自己也會做實驗來掌握每一年都會出現新問題的農作;同時,他們夫妻倆也真的是非常認真,常每天工作超過12個小時。這樣用心栽培出的小黃瓜十分甜美、也絕對健康安全,不用擔心農藥化肥,在園裡摘下就可以吃。然而,這麼棒的小黃瓜卻仍會受到產銷結構的剝削,與農業普遍不受重視所影響,他們每天這樣辛苦工作,月薪卻可能不到一萬……

茄子
在夏天,我們餐桌上的大多數蔬菜都是從山上運下來的,而茄子是少數可以在平地生長的蔬菜。陳榮輝大哥是種茄子的高手,他的茄子園很特別,每一顆茄子的底部都鋪著稻草,讓茄子的根部不要因為太陽太大而曬傷,也降低根部附近雜草存活的機率;他很注意植物的自然生理,不會太強加人為的施作。陳榮輝大哥身上有一種很有趣的自信與坦誠的集結。他非常大方的讚賞別人的茄子才是第一名,說他自己的沒有第一名的漂亮;不過他也非常自豪的說:雖然他這種不夠漂亮,可是吃起來超好吃!

南瓜
在溪州,種南瓜的農民其實不多,金菊阿姨是其中之一。金菊阿姨幫忙兒子媳婦帶著三個孫子,每天都要來回於農田與家裡,一面顧孫子、一面顧她的農作:從育苗、栽培、研究如何照顧、採收、包裝全都一手來。南瓜有非常多種,這次提供的是木瓜型的南瓜,是南瓜中數一數二好吃的品種,市場接受度很高。由於產期的關係,這次販售的南瓜雖不是現採的,水分可能會有一點流失,卻是金菊阿姨原本要留給自己孫子吃的南瓜:農人自己家裡會吃、愛吃的優良作物。

馬拉巴栗
溪洲是馬拉巴栗的重要產區,全台灣百分之八十的出口量都來自這邊。馬拉巴栗栽植十分費工,每一株都由數根莖像編辮子一般不斷纏繞而成。因為必須讓每一支莖一樣胖、一樣高才會好看,農民要常常剪枝來調配生長速度;而纏繞過程也絕不能弄斷任何一支,每一株馬拉巴栗都是農民辛苦的結晶。這次提供迷你馬拉巴栗的是陳民全大哥。迷你種就只會維持這樣大小,不會再長大。陳大哥從他爸爸那邊傳承了室內栽植的技術,因為種植於室內、又架高栽培(植床架),他種的馬拉巴栗不容易染上蟲害病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